首頁
>新聞資訊>媒體聚焦
中國新聞網:同行,從彼岸走向未來

泅過歲月長河,我們已到達光明的彼岸。

從現在回望1952年,中國能建集團安徽電建二公司已走過70年璀璨歷程。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十九年蟬聯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七次榮獲“魯班獎”,八次榮獲國家優質金獎。

70年,我們從彼岸出發,前方,是更加光明的未來。

再見面時,我們都是新的

2022年春色正濃時節,安徽電建二公司接到了江西新余電廠1000MW火電項目中標通知。牛氣沖天昂首去,虎虎生風攜春來。開門紅的第一份百萬厚禮,充滿了喜慶與吉祥,讓二公司人歡欣鼓舞。

新余,一個熟悉的名字。

同樣是新春將至的時刻,1966年2月,安徽電建二公司的前身華東電力建設局第三工程公司三0六工地,在1958年落戶安徽后,第一次走出家門,按照省建委“小型、分散、靠山、隱蔽”的方針,承包施工了江西新余發電廠二期工程1×12MW機組。

56年,彈指一揮間。從12MW到1000MW,二公司人把國際一流工程企業,能源建設行業領跑者的自信與自豪寫在迎風招展的旗幟之上。

“重回老戰場,再創新輝煌”,“新余,我們又來了”,“再見面時,我們都是新的”。

20世紀70年代,安徽電建二公司胸懷報國之志,服務地方發展。義無反顧地從條件優渥的南方,千里遷徙,落腳因煤而建的新興能源城市淮北市,承建大型坑口電廠,為這座當時號稱“一條馬路三盞燈,一個喇叭響全城”的皖北小城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寒暑更迭,建設者們在荒坡野嶺上辛勤開拓,建成了安徽省當時發電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被水電部授予“基建單項標兵”稱號。

沒有路,我們在一起爬溝過坎,沒有床,我們在一起枕雪臥冰,濉河的水,相城的山,我們用汗水和夢想凝就的友誼,比山高,比水長。1997年11月,在淮北第二發電廠300MW機組開工儀式上,經久不息的掌聲,一次次淹沒了公司負責人包含深情的話語。

2013年,2015年淮北虎山2×660MW機組,淮北平山一期2×660MW機組相繼投產。

2021年,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的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最先進的機組?;幢逼缴蕉?x135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順利移交。中國碳谷,綠金淮北,唱響世界。

1983年的平圩工地,一片曠野,無電無水無路。二公司人硬是靠著頑強的毅力,晝夜不息,在極短的時間內,對來自十二個國家和國內外上百個工廠的設備、材料、技術進行了全面消化。中央電視臺以“奉獻光明為題”制作播放了專題報道:平圩電廠這座84米高,12000多噸重的巨人使用了幾千根桿件,數十萬只螺栓,安徽電建二公司的安裝精度遠遠超過國外CE公司水平,中心垂直偏移度僅8毫米,比國外的25毫米標準低了17毫米。1988年12月15日,一號機組并網發電一次成功。然而——由于國外某公司設計的高壓平衡盤直徑偏大,造成滿負荷發電時發電機推力瓦溫度超過極限值,機組被迫停機。公司青年工程師張進九帶領工人師傅自行設計加工機械,技師劉辛林直接在缸體加工,用20多天,就完成了6號軸徑的修復。達到了0.013絲國外設計精度要求,實現了中國電建史上的創舉。張進九作為安徽省唯一代表參加了全國合理化建議表彰會,劉辛林也被評為省勞動模范。

平圩不平常,單機甲中華。

2007年,平圩電廠二期2x640MW機組投產發電。

2015年,世界首座三百工程——平圩三期2×1000MW機組高質量投產移交。

平圩三部曲,演繹的是中國電力工業從快速崛起到穩健發展所走過的輝煌歷程;平圩三重奏,奏響的是安徽電建二公司人干不尋常工程,創甲中華業績,與時代同行,與中國電力同行,拼搏奉獻,創新致遠的奮進樂章。

70年,安徽電建二公司共完成裝機總容量11340萬千瓦,百萬千瓦及以上級投產機組達到16臺;經營指標屢創新高,年度營業收入直逼百億,年度新簽合同額超200億元。

一路同行,扛起父輩的旗幟

“父親是起重工,起重指揮少不了哨子,他有只“蝴蝶牌”哨子。這只哨子出自上海,黃銅制作,聲音宏亮,一公里內能聽得一清二楚,父親視它為寶。80年代我頂替,從父親手中接過哨子,走上起重崗位。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火電建設者,他是安徽電建二公司工人,退休后回到蘇北老家?!?019年,已經是一名起重技師的馬長富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了“從父親的手中接過哨子”。

平圩一期煙囪施工負責人邢一飛,60年南通建校畢業生,煙囪建筑專家,被譽為華東煙囪第一人。為了工程需要,他從家里搬到了現場,為搶修爬模,曾經連續工作48小時,抱病也要堅守在施工平臺上。組織上讓他療養休息,他說,只要煙囪上去了,比什么樣的療養對我都好。通過對雙滑升液壓傳動裝置和滑膜設備進行改造,210米煙囪僅用79天就施工到頂日本專家說,在日本,澆筑這樣一座煙囪也需要4個月時間。隨著平圩兩臺煙囪相繼到頂,邢一飛這位老工程師、新黨員,也耗盡了最后一滴心血。在行業內,他被稱為“和煙囪一起上升的人”。追隨父親的腳步,他的兩個兒子邢建華、邢新華,也相繼走進工地,走進電建這塊沸騰的熱土,接過父輩的旗幟,豎立在高高爐頂上,雙雙成為安徽電建二公司新一代優秀共產黨員。

在四川神華天明2×1000MW機組施工現場,張長連、張子行父子倆住在同一間房、從事同一種工作?,F場起吊時,張長連指揮聲音洪亮,“拿一對直徑30毫米的鋼絲繩、兩個20噸手拉葫蘆”“找好重心后再調水平度!”“要保證連通管是水平的!” 張子行總是大聲回復“好!”,然后干脆利落地執行。一聲哨響、一個手勢,都是父子倆交流的密碼,兩人心心相通,配合默契。

職工們說,父親燃燒青春,甘于奉獻,用一生的忠誠守護著公司,兒子接過傳承,成為像父親一般腳踏實地、忠于職守的員工,他們是施工現場最美的風景。

馬長富說,2016年探親,我把防城港核電一期工程2×1080MW汽輪發電機組,一號機發電機靜子吊裝方案講給父親聽。采用CAD繪圖,三維造型,模擬仿真技術。用汽機房兩臺280噸行車聯鎖抬吊,450噸靜子吊裝從發出口令到設備就位只花了兩個小時。二公司參與建設的“大國重器”“華龍一號”防城港核電站,已經成為中國核電的“國家名片”。那一刻,好像哨聲劃過的天際,父親久已渾濁的眼神,剎那間明亮。

未來是更加廣闊的空間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2013年8月31日,世界第一高地藏菩薩露天銅像,九華山99米地藏菩薩圣像開光慶典法會在佛教圣地九華山風景區大愿文化園隆重舉行。從2003年開工,一路走來,一路艱辛,面壁十年圖破壁,安徽電建二公司在火電施工企業中,率先挺進非電領域,交出了一張閃光的答卷。

太湖經濟開發區、合肥地鐵軌道三號線,安慶會展中心,金寨返鄉創業園,僅近三年間,公司承攬市政、環保、房建等非電工程就達到百余項,工程合同額逾百億元。

2021年1月,由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越南單筆投資金額最大的火電項目,總投資超過19億美元,項目整體采用中國設計、中國施工、中國裝備的越南海陽2×60萬千瓦燃煤電站較合同提前4個月全面完工,正式投入運營。二公司人為“一帶一路”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印度尼西亞鎳礦開采項目,到泰國詩琳通水上漂浮光伏電站,70年彈指一揮間,跨越電與非電,國內國際,安徽電建二公司伴隨中國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腳步,在中國能建“1466”戰略引領下,積極打造一流投資、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業務遍布國內30個省市自治區、香港特區以及海外10多個國家。

2018年,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為勇于探索,銳意進取的二公司人,拉開了嶄新的帷幕。以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法人治理體系,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剛性考核兌現和退出機制相繼建立,2020年,公司經理層成員收入差距倍數達到1.75?! ?/p>

2021年,公司經理層成員收入差距倍數達到1.92。全員競聘上崗,多快好省,多勞多得,動態新薪酬體系怦然落地;“與中國電力同行,與時代同行”的企業同行文化品牌,成為每年一度大學生招聘會上的新爆點。

2022年,安徽電建二公司新能源公司副經理競聘現場,11名經過資格認定、公示、筆試后的候選人進入最后的面試環節。像這樣賽馬選賢,上十個人競爭一個崗位的狀況,在公司一年來數十場競聘活動中,已成為常態。

基礎設施建設事業部、新能源公司、省域區域公司,新的機構;現場智慧工地中心,公司生產指揮中心,新的設施;員工考核市場化退出,社會成熟人才引進,專業院校招聘直通車,新的生力軍,天天有變化,年年有進步。

2022年,200余名應屆學子通過招聘走進二公司大家庭。

2022年7月,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對中央企業所屬“雙百企業”2021年度改革創新情況專項考核結果,安徽電建二公司獲評“雙百企業”專項考核“優秀”企業。

1987年,安徽電建二公司營業收入在全國電力施工行業中,率先突破億元大關。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將首次實現百億目標,再造一個新的安徽電建二公司,一條寬廣的大路正徐徐展開,通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http://www.ah.chinanews.com.cn/news/2022/1123/311346.shtml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天天干天天日天天_a片特黄在线观看91_一级黄片免费在线观看_看一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